什么?你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抢了 【焦点关注】
来源:酷酷的臣 时间:2017-08-21
除了航拍,无人机还能做什么?答案是,它还有可能抢快递员的“饭碗”。
此前,某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无人机将取代价值高达1270亿美元的商业服务和人工劳务工作。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将使物流行业的成本大大降低。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人工智能可能带给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以及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新要求备受关切。
促使就业格局以旧换新
“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给社会就业结构带来变革,旧式繁琐的手工劳动被新式高效的机器生产取代,会使得大量职业转型或消失。”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院长徐彦之表示。而据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杰瑞卡普兰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人工智能将取代其中的47%。
以机器人写作为例,今日头条的写稿机器人“张小明”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一战成名”,里约奥运会开赛一周,它通过对接奥组委的数据库信息,实时撰写新闻稿件,以几乎同步于电视直播的速度发稿,6天共生成简讯和资讯200余篇。而腾讯的写稿机器人,在半年时间里创作出30万篇内容产品,字数超600万字。
不过,写稿机器人并非无所不能。一些媒体从业者指出,机器人写作技术的引入虽然弥补了传统媒体新闻时效性不足的劣势,但随着该技术的普及,新闻同质化现象也将随之加剧。目前,能利用人工智能撰写的文章都是套路和模板比较清楚的类型,比如财经报道、体育报道、股市快报、天气咨询等。新闻媒体的品牌打造和品质保障,最终还是要依靠传统新闻从业者的个性化劳动实现。
哪些职业会首先受到冲击?
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将会首先冲击哪些领域和行业呢?
根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职业报告》,技术革新的浪潮首先将会波及的是一批符合“五秒钟准则”的劳动者。
“五秒钟准则”指的是,一项工作如果人可以在5秒钟以内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也就是说,这些职业通常是低技能,可以“熟能生巧”的职业。
根据这一理论,翻译、司机、保安、
客服、家政、会计等职业在未来均存在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
而在实践中,人工智能已经成功帮助劳动者完成了具有重复性的脑力工作。这意味着,职业中可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任务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给机器完成,其中以行政、销售、服务业最为危险。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步伐。近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将“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未来人工智能是个趋势,但我们“熟能生巧”的职业客的从业人员只有坚持创新,不忘初心,服务顾客,做个精英人才,人工智能还是有达不到的领域的,所以别担心,在职场上,自我升值是最重要的。上文提到的职业就有客服,未来客服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我们
臣信电商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做
客服外包的企业。能用人工回复的决不用机器回复,我们会照顾到每个顾客的情绪,了解客户的购物需求,绝不是冷冰冰的语言。
未来我们都不敢保证,但我们可以在这承诺我们至少现在还是人工回复,用有温度的语言服务大家。找
客服外包团队,首选肯定还是
臣信电商啊!